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公示申报升格、更名和转设的高校名单,共有数十所高校位列其中,新一轮高校更名大幕正式拉开。
1月20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
公示还透露,教育部将委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有关高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完 整 榜 单 如 下
▼
(点击查看大图)
这其中,有三所湖北的大学,分别是
新建本科院校:三峡航空学院
学院更名为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独立学院转设独立民办本科院校: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武汉文理学院
这三所高校都有什么来头?
▼
拟新建三峡航空学院
三峡航空学院拟建于湖北宜昌,一直以来,当地对这所高校的建设十分重视。
2015年3月,宜昌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积极申办三峡航空学院。
2016年11月,宜昌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申办三峡航空学院。以培养航空运输及相关产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为目标,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申办三峡航空学院。到2020年,力争本科专业达到10个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200人。
2017年3月,在宜昌市与海航集团的会谈上,宜昌市委书记周霁指出,加快筹建三峡航空学院,在加速宜昌开放发展的同时,也对培养和壮大航空飞行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9月,三峡航空学院通过湖北省教育厅及湖北省高校设置评议专家组的考察评估。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教育部,支持在宜昌市设立本科层次的非营利性民办三峡航空学院。
2017年12月,周霁率宜昌党政代表团赴海口、深圳考察。代表团迅速与海航集团各业务板块高管就三峡机场扩建,设立投资平台公司,航空货运业务发展、航班航线网络建设,三峡航空学院筹建,海航通航产业园建设,组建三峡航空公司等事项展开深度对接。
今年年初,宜昌教育局发布2018年工作目标,其中提到,力争三峡航空学院申办正式获教育部批准,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当地正全力冲刺,迎接教育部评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海航集团曾联合多家国际国内相关机构,投资创办了总部设在宜昌的海航航校。三峡航空学院将依托海航航校的技能教育优势,着力推进学历教育,更好满足航空事业发展需求。
湖北民族学院拟更名
“湖北民族大学”
此次,拟更名为“大学”的湖北民族学院位于恩施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
学校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
作为一所民族类本科院校,学校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十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五年来,学生们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87项,获省级奖项529项。
专科升为本科、学院更名大学等等,相当于“升格”,意味着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学校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从这方面看来,更名对高校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不容小觑。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
“武汉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江汉大学本部。
根据2008年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要求独立学院在《办法》颁布之日起5年内按照规定进行调整,经教育部组织考察验收合格的继续发展转为普通本科高校。
有民办高校负责人表示,独立学院为了达到26号令的要求,纷纷向独立设置民办高校转型,这对学校的发展也有好处。从长远来看,转设是必然趋势。
截 至 2 0 1 7 年 底
湖 北 已 有 1 4 所 独 立 学 院 与 母 校 脱 钩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更名为武汉东湖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更名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后于2014年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更名为汉口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更名为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更名为武昌工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更名为文华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更名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更名为武汉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更名为湖北商贸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更名为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更名为晴川学院
【编辑: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