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无限杂思·​“偶然”不可轻视

2018-02-28 09:19 读+  

读+

文/刘洪波

如果没有偶然性,万事万物没有“出人意表”之处,世界就静止了。遗传不产生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优胜劣汰过程就中止了

偶然还是必然,是因果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必然的,或者一件事情是偶然的,就是在进行因果分析,只是这里强调的是因果联系的强弱,而因果关系强调的是因果联系的真假。

一个人出门旅行,邂逅一位恋人,成就一段爱情,这是偶然的。绝大多数人不会进入这个套路,这个人自己也不太可能重复这样的故事。出门旅行与邂逅爱情,没有必然联系。但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因果关系,对这一段爱情来说,出门旅行是邂逅的原因,只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并不确定。

“一样因,百样果”,以及“百样因,一样果”,是因果关系成立但不确定,这时,我们无法准确从结果推知原因、从原因判定结果。当我们说因果关系成立但不稳定,看起来是一个客观描述,但也有可能其实并不客观。一个疾病可能真的有多个病因,这是因果关系成立但不确定,但另一种可能是这种疾病只有一个病因,只是我们一时没有认识清楚。

偶然性事件并非全部都有因果联系,有的是“纯属巧合”。一个人出门后平安归来了,他的母亲在家里祈祷他平安归来,这两件事情有联系但没有因果关系,联系是两件事都围绕着这个人出门远行发生,但因果关系上,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情。

偶然与必然也具有时间含义。因果关系体现时序,偶然与必然体现时机。必然就是那些在一些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情,给定条件即可决定结果,这是时机上对或然性的排除。偶然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某件事情有发生或者不发生的时机,当事情发生时,就是时机的出现。

偶然和必然的区分,只有相对意义。从绝对的意义来说,事情只有两种可能性,或者发生,或者不发生。那些被判定为偶然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有必然发生的机理的,可以说,偶然性也是一种必然性。绝对不发生的事件,就是绝对不可能事件,其他事件都处在一定的偶然之中,从概率论来看,一般所说的必然,只是出现几率较高,偶然则是出现几率低,而已。

习惯上,人们较为重视必然性,而多少有些忽视偶然性,对事情较多作必然性认识,而忽略偶然因素,许多偶然因素被称为“意外”,其实只是预事不周。人们还很容易认为必然和偶然都是客观的,而看不到必然和偶然很多时候局限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事件逻辑链条很长的时候,我们常常把结果称为“偶然”,但背后可能有必然性。例如蝴蝶效应,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也许在另一个地方带来了狂风暴雨,在这个过程中,有各种或增强或削弱翅膀扇动结果的条件,从而导致狂风暴雨到来或不到来,但不管出现怎样的结果,整个链条都可以说是必然的,只是人们还不能完全把握到这种必然性。

人们希望把握因果关系、必然和偶然关系,用常用的话说,是要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进一步地说,这是要对未来进行一定的筹划,建立起一种可靠的判断从而便于生活和实践。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后面就有一连串关于未来的判断。制造工具包含了对某物可用来制作工具以便将来的认识,包括了制造工具的“手”的运作,更包括了对一定行为产生一定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当这种因果联系具有必然性时,他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把工具制造出来。一只石斧后面,都有着人类掌握未来命运的动机。

人们做那些具有偶然性的事情时,多少是信心不足的,或者换个说法,是带有探索性的。探索性,就是结果不确定,未来结果是好是坏、是危险还是机会难下定论。但探索一定是基于对必然性加以把握的意图,是“化偶然为必然”。无论体育训练、手工技艺还是科学研究,都有“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手艺依赖训练,熟能生巧就是从不能达到某个结果、偶尔获得某个结果到必然获得某个结果,掌控自如时就在某件事情上对未来出现一种掌控感。科学研究要发现不依赖于个人肌体的普遍能力,使某件事在工具得到控制的条件下人人可为,许多研究是偶然获得,渐进之路就是实现从偶然到必然的控制,使结果从较少出现、不规律出现到必然出现、规律性出现。

尽管如此,不能认为必然是一种比偶然更值得偏爱的东西。人们一般偏爱“必然”,是因为它让人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无须操心,它给人一种稳定性、一种操之在我的感觉。然而,如果没有偶然性,万事万物没有“出人意表”之处,世界就静止了。遗传不产生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优胜劣汰过程就中止了。没有新东西偶然地生发出来,事情无所谓变化,一切都笼罩在“必然”之下,时间就停下了脚步,创造既没有价值也不可能出现,永恒也没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从一个方面说,意在认识偶然的价值,是要表示偶然并不比必然低一等,但并不是说就要崇尚偶然、偶然才有决定性意义。如果世界只剩下偶然性,人就可能连下一步是不是会站在坚实的大地上都产生怀疑,一切都在流变,一切都不能保持,创造和价值不可能建立,无所谓传统,无所谓文化,无所谓信念,无所谓坚持,因果链条中断,连必然与偶然的概念都将无从产生,那一定也要乱套。

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本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文/刘洪波

如果没有偶然性,万事万物没有“出人意表”之处,世界就静止了。遗传不产生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优胜劣汰过程就中止了

偶然还是必然,是因果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必然的,或者一件事情是偶然的,就是在进行因果分析,只是这里强调的是因果联系的强弱,而因果关系强调的是因果联系的真假。

一个人出门旅行,邂逅一位恋人,成就一段爱情,这是偶然的。绝大多数人不会进入这个套路,这个人自己也不太可能重复这样的故事。出门旅行与邂逅爱情,没有必然联系。但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因果关系,对这一段爱情来说,出门旅行是邂逅的原因,只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并不确定。

“一样因,百样果”,以及“百样因,一样果”,是因果关系成立但不确定,这时,我们无法准确从结果推知原因、从原因判定结果。当我们说因果关系成立但不稳定,看起来是一个客观描述,但也有可能其实并不客观。一个疾病可能真的有多个病因,这是因果关系成立但不确定,但另一种可能是这种疾病只有一个病因,只是我们一时没有认识清楚。

偶然性事件并非全部都有因果联系,有的是“纯属巧合”。一个人出门后平安归来了,他的母亲在家里祈祷他平安归来,这两件事情有联系但没有因果关系,联系是两件事都围绕着这个人出门远行发生,但因果关系上,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情。

偶然与必然也具有时间含义。因果关系体现时序,偶然与必然体现时机。必然就是那些在一些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情,给定条件即可决定结果,这是时机上对或然性的排除。偶然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某件事情有发生或者不发生的时机,当事情发生时,就是时机的出现。

偶然和必然的区分,只有相对意义。从绝对的意义来说,事情只有两种可能性,或者发生,或者不发生。那些被判定为偶然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有必然发生的机理的,可以说,偶然性也是一种必然性。绝对不发生的事件,就是绝对不可能事件,其他事件都处在一定的偶然之中,从概率论来看,一般所说的必然,只是出现几率较高,偶然则是出现几率低,而已。

习惯上,人们较为重视必然性,而多少有些忽视偶然性,对事情较多作必然性认识,而忽略偶然因素,许多偶然因素被称为“意外”,其实只是预事不周。人们还很容易认为必然和偶然都是客观的,而看不到必然和偶然很多时候局限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事件逻辑链条很长的时候,我们常常把结果称为“偶然”,但背后可能有必然性。例如蝴蝶效应,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也许在另一个地方带来了狂风暴雨,在这个过程中,有各种或增强或削弱翅膀扇动结果的条件,从而导致狂风暴雨到来或不到来,但不管出现怎样的结果,整个链条都可以说是必然的,只是人们还不能完全把握到这种必然性。

人们希望把握因果关系、必然和偶然关系,用常用的话说,是要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进一步地说,这是要对未来进行一定的筹划,建立起一种可靠的判断从而便于生活和实践。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后面就有一连串关于未来的判断。制造工具包含了对某物可用来制作工具以便将来的认识,包括了制造工具的“手”的运作,更包括了对一定行为产生一定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当这种因果联系具有必然性时,他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把工具制造出来。一只石斧后面,都有着人类掌握未来命运的动机。

人们做那些具有偶然性的事情时,多少是信心不足的,或者换个说法,是带有探索性的。探索性,就是结果不确定,未来结果是好是坏、是危险还是机会难下定论。但探索一定是基于对必然性加以把握的意图,是“化偶然为必然”。无论体育训练、手工技艺还是科学研究,都有“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手艺依赖训练,熟能生巧就是从不能达到某个结果、偶尔获得某个结果到必然获得某个结果,掌控自如时就在某件事情上对未来出现一种掌控感。科学研究要发现不依赖于个人肌体的普遍能力,使某件事在工具得到控制的条件下人人可为,许多研究是偶然获得,渐进之路就是实现从偶然到必然的控制,使结果从较少出现、不规律出现到必然出现、规律性出现。

尽管如此,不能认为必然是一种比偶然更值得偏爱的东西。人们一般偏爱“必然”,是因为它让人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无须操心,它给人一种稳定性、一种操之在我的感觉。然而,如果没有偶然性,万事万物没有“出人意表”之处,世界就静止了。遗传不产生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优胜劣汰过程就中止了。没有新东西偶然地生发出来,事情无所谓变化,一切都笼罩在“必然”之下,时间就停下了脚步,创造既没有价值也不可能出现,永恒也没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从一个方面说,意在认识偶然的价值,是要表示偶然并不比必然低一等,但并不是说就要崇尚偶然、偶然才有决定性意义。如果世界只剩下偶然性,人就可能连下一步是不是会站在坚实的大地上都产生怀疑,一切都在流变,一切都不能保持,创造和价值不可能建立,无所谓传统,无所谓文化,无所谓信念,无所谓坚持,因果链条中断,连必然与偶然的概念都将无从产生,那一定也要乱套。

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本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