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27日讯(记者毛茵 通讯员刘颖栗)鼠年的第三天,防控疫情仍然刻不容缓。武汉市第九医院发热门诊及住院部上下六层隔离区病房内医生护士脚步匆匆,争分夺秒,治病救人。繁重压抑的工作让他们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咬牙上阵,负重前行。
发挥余热,义不容辞
“这几天我对关心我的所有朋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相信国家相信党相信我们的医生,”坚守在发热门诊一线的儿科副主任医师蒋茂铿锵有力地说:“我和我的同仁陈钢明、夏剑、万幼云及王县平医生,我们虽都是年过半百的医生,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忘记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我们选择走向第一方阵发热门诊,感谢一直给我们鼓励的各位同事朋友,感谢牵挂着我的亲人,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战胜病魔,凯旋而归。”从26日晚到27日,他们硬是守在一线,要替换年轻医生稍稍歇会儿。
“混编上阵”的白衣天使
“我在10楼,这一层大多是确诊患者,任务重,压力大,我们的战时护理团队有儿科、神经内科、眼科等多名护士,我们彼此搭档,共同做好病人护理工作,”儿科护士何文静说道,“我们力所能及地去病房为患者做治疗,打针抽血,说实话,我们也是普通人,看到病重感染患者,也会害怕,每当这时,我们科室郑伟主任都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把危险挡在前面,做我们的保护伞,让我们感动之余,也坚定了迎难而上的信念,走进每一位患者,为他们翻翻身,为他们动动手脚,用我们每日饱满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住院部8楼隔离区的心内科护士王莎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口干舌燥,满身汗水,上厕所都没有时间,按时吃饭更是奢侈,往往第二天还要带着疲倦疼痛的身体哭着继续赶往一线工作。
一位六旬患者感动地说:“医生们真不容易,大多数年轻人和我儿子差不多大,他们也是父母眼里的宝贝,是娃娃的父母,但是他们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更坚定地选择了做攻坚克难的医护工作者,他们用行动真正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含义!”
【编辑: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