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慈善捐助】父亲心脏双肺移植,22岁女孩将扛起家庭重任,替父还债为弟赚学费

2017-09-26 17:39

【慈善捐助】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陈菁)“我不敢跟爸爸说太多话,怕他太激动,只叫他一定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22岁的熊金枝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后告诉记者,虽为给爸爸治病外债累累,但只要爸爸活着就好。长江日报记者从中南医院获悉,熊金枝的爸爸熊伦平因严重的心梗和肺水肿,于20日进行了心脏和双肺移植,为了更精心照顾爸爸,熊金枝辞去幼师工作来到武汉守护在爸爸病床前。

熊金枝告诉记者,她是湖北麻城赵彭冲村熊家湾人。在她的记忆中,1995年出生后没几年,爸爸熊伦平就一直跟随工地全国各地修桥修路来养家糊口,妈妈则在家务农和照顾她和弟弟。像山一样的爸爸,从未有过任何病痛,直到今年8月底突如其来的病倒。

女儿熊金枝(右二)和妻子在重症监护室看熊伦平

王永胜供图

熊金枝回忆,当时爸爸熊伦平突然胸闷不断咳嗽和喘气,连夜送到医院后被建议转院到武汉。8月26日,转院到武汉中南医院的熊伦平被诊断为终末期心脏病,胸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张力告诉记者,熊伦平左心室是常人两倍大,心脏还有室壁瘤,鼓出一个包,非常薄脆,很容易破裂而瞬间死亡,由于严重的心脏病,拖累了肺部循环系统,引发严重肺水肿。“熊伦平病情持续恶化,最好的治疗就是心肺都进行移植手术,9月19日家属晚上11点赶到医院后,我们轮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多”,张力医生告诉记者,家属起初对于移植不接受,但是患者要活下去,除此并无他法。

“熊家湾的乡亲,都筹钱给我们,但是大家毕竟多为务农,爸爸的兄弟姐妹都伸出援手,我们都很感激大家”,皮肤黝黑的熊金枝的眼里含着泪水。她告诉记者,当初犹豫还担心爸爸不能及时等到匹配的器官,没想到幸运的爸爸竟然很快寻找到了合适的配型。

20日,就在熊伦平进行手术的隔壁手术室,捐献者的心脏和双肥被顺利摘取后,迅速放进熊伦平衰弱的身体里,整个过程前后3个半小时。“我们是高度紧张,即便检查参数显示器官捐献者一切指标符合标准,但只有打开胸腔之后才能知道”,张力医生和同事们在高度紧张下顺利完成手术,该项手术难度在移植手术中属于高尖端技术,在全国成功率都极低。

“爸爸手术后几个小时就苏醒了,第二天就吃了我们送去的粥,看到爸爸活着,一切付出都值得”,熊金枝哽咽了一下脸色露出笑,她对记者说,她毕业于麻城师范学院,在小学和幼儿园都教过书,但现在她肯定回不去了,因为爸爸手术已经欠下13万元的外债,仅靠每个月千元的工资无法偿还,而且弟弟学习一直中上等,她会扛起家庭重任,供弟弟读到大学。“我知道爸爸出院后是无法再干体力活赚钱了,还需要持续吃药,但只要爸爸活着,比一切都好,我会努力赚钱还债”。


快来帮助这个懂事的女孩吧,链接为轻松筹地址:

https://m2.qschou.com/project/love/love_v7.html?projuuid=f8dff54e-8b6c-47d1-a921-182d93691057&shareuuid=15ebd0ce0d61-7bb55b141e-2c68503c-38400-15ebd0ce0dbe&sharecount=5&prevshareuuid=32bc1634-6b1e-422e-91a7-de8e543630d0&prevtimestamp=2017092610371580712104483&platform=wechat&shareto=2×tamp=2017092616105383277276966

【慈善捐助】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陈菁)“我不敢跟爸爸说太多话,怕他太激动,只叫他一定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22岁的熊金枝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后告诉记者,虽为给爸爸治病外债累累,但只要爸爸活着就好。长江日报记者从中南医院获悉,熊金枝的爸爸熊伦平因严重的心梗和肺水肿,于20日进行了心脏和双肺移植,为了更精心照顾爸爸,熊金枝辞去幼师工作来到武汉守护在爸爸病床前。

熊金枝告诉记者,她是湖北麻城赵彭冲村熊家湾人。在她的记忆中,1995年出生后没几年,爸爸熊伦平就一直跟随工地全国各地修桥修路来养家糊口,妈妈则在家务农和照顾她和弟弟。像山一样的爸爸,从未有过任何病痛,直到今年8月底突如其来的病倒。

女儿熊金枝(右二)和妻子在重症监护室看熊伦平

王永胜供图

熊金枝回忆,当时爸爸熊伦平突然胸闷不断咳嗽和喘气,连夜送到医院后被建议转院到武汉。8月26日,转院到武汉中南医院的熊伦平被诊断为终末期心脏病,胸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张力告诉记者,熊伦平左心室是常人两倍大,心脏还有室壁瘤,鼓出一个包,非常薄脆,很容易破裂而瞬间死亡,由于严重的心脏病,拖累了肺部循环系统,引发严重肺水肿。“熊伦平病情持续恶化,最好的治疗就是心肺都进行移植手术,9月19日家属晚上11点赶到医院后,我们轮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多”,张力医生告诉记者,家属起初对于移植不接受,但是患者要活下去,除此并无他法。

“熊家湾的乡亲,都筹钱给我们,但是大家毕竟多为务农,爸爸的兄弟姐妹都伸出援手,我们都很感激大家”,皮肤黝黑的熊金枝的眼里含着泪水。她告诉记者,当初犹豫还担心爸爸不能及时等到匹配的器官,没想到幸运的爸爸竟然很快寻找到了合适的配型。

20日,就在熊伦平进行手术的隔壁手术室,捐献者的心脏和双肥被顺利摘取后,迅速放进熊伦平衰弱的身体里,整个过程前后3个半小时。“我们是高度紧张,即便检查参数显示器官捐献者一切指标符合标准,但只有打开胸腔之后才能知道”,张力医生和同事们在高度紧张下顺利完成手术,该项手术难度在移植手术中属于高尖端技术,在全国成功率都极低。

“爸爸手术后几个小时就苏醒了,第二天就吃了我们送去的粥,看到爸爸活着,一切付出都值得”,熊金枝哽咽了一下脸色露出笑,她对记者说,她毕业于麻城师范学院,在小学和幼儿园都教过书,但现在她肯定回不去了,因为爸爸手术已经欠下13万元的外债,仅靠每个月千元的工资无法偿还,而且弟弟学习一直中上等,她会扛起家庭重任,供弟弟读到大学。“我知道爸爸出院后是无法再干体力活赚钱了,还需要持续吃药,但只要爸爸活着,比一切都好,我会努力赚钱还债”。


快来帮助这个懂事的女孩吧,链接为轻松筹地址:

https://m2.qschou.com/project/love/love_v7.html?projuuid=f8dff54e-8b6c-47d1-a921-182d93691057&shareuuid=15ebd0ce0d61-7bb55b141e-2c68503c-38400-15ebd0ce0dbe&sharecount=5&prevshareuuid=32bc1634-6b1e-422e-91a7-de8e543630d0&prevtimestamp=2017092610371580712104483&platform=wechat&shareto=2×tamp=201709261610538327727696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