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像跑一场马拉松,镜头拉近,看到的是一个个选手争先恐后,有的叫维新,有的叫革命,有的叫西化,有的叫工业化,有的叫改革,有的叫复兴,大家你追我赶,好比戏文里唱的:“你休道是阻着大川,隔着大山,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依然奋勇向前。这是马拉松惊心动魄、热闹喧嚣的一面。镜头拉远,看到的则是一股密密麻麻的人潮向着同一个方向奔流,个性可能湮没,但趋势看得更明显,他们诠释了这场马拉松的名字叫现代化。
镜头的切换可以看到现代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角色,或者不是角色,更像是底色,一切的救亡图存,一切的富国强兵,一切的民族复兴,最后都可以归结到现代化。现代化既是动机也是目标,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以现代化的视角,才能解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曲折多难、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背后的深沉涵义。
从另一个角度,现代化也是容易被遮蔽的历史叙事,它常常被等同于西化、工业化、革命化,又常常被拿来同传统、国家、民族对立,甚至还要面对后现代的解构,历史上的每一次波折,像是对它的一次误读。也许不能算误读,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就是在黑暗中摸索、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因为看不清,总要借着来自各方的光亮,因为摸着走,总免不了一次次试错。好在,终于走出隧道,走到了现代化的大路上。所以,历史上的每一次波折,更像是对它的丰富。
看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一次次揪心不已、劳心悄兮,现在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感叹现代化终于回归到自身的大叙事中。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像中国走得这样曲折艰难,当然,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像中国走得这样丰富。有最年轻的实践,在路上,也有最老道的经验,旧邦新命,我们当然也希望尽快能感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终于回归到自身的大叙事中。文/周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