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2日讯(见习记者陈俞 通讯员李颢) “我认为,做好基层政务服务,应该提升服务群众的温度,尽力去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党员大学生冷涛说。2月2日,江岸区新政务服务大厅运行“满月”,武汉城市留言板首场线下活动在一楼大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互动体验空间举办。武汉市人大代表、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党员大学生、“红色物业”党员大学生共同就如何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开展交流讨论。
省人大代表、众治公司“红色物业”党员大学生张殿华表示,近年来切身感受到了武汉“三办”改革带来的政务服务变化。他还结合自身的“红色物业”工作,分享了基层服务工作经验,“不管是政务服务还是物业服务,越是微小的事情,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学会将老百姓的意见一点一滴收集起来,转变为改革的方向,才能更好的为民服务。”
市人大代表陈春枝在基层有着33年的工作经验,目前是市公安分局江岸分局四唯派出所社区民警,她说,相比以往,当前的政务大厅让人耳目一新,功能区域更加规范,也更能体现为民服务的理念。”对于如何更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她建议,“要做到微笑服务、耐心接待,能一次性办完的就一次性办完,无法立刻解决的要说明缘由,做到让来办事的老百姓,开开心心的来,高高兴兴的离开。”
“行政审批事关社会方方面面,除了有温度的服务之外,从事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们也应当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保证事情在法律规章内办得更好、更接地气。”市人大代表、上海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牧从法治的角度为政务服务给予了建议。
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姚莉介绍,江岸区今年大力打造的新政务服务大厅,正是武汉市大力实行“三办”改革的缩影,体现了政务为民服务的理念。基层工作者如何进一步做到为民服务?姚莉对在场的党员大学生们说,“在基层服务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才能让整个社会充满温度。”
据介绍,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互动体验空间,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后期还将陆续定期开展武汉城市留言板线下互动、小型展览、文化沙龙等主题宣传活动,将市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与社会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对接,提升政务服务的亲民性、参与性、互动性。
【编辑 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