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江首条公铁合建隧道7号线是怎么建的?记者带你探秘

©原创 2018-02-02 17:37

隧道内,工人们正在进行行车道施工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2日讯(记者郭良朔 摄影报道)武汉地铁7号线的越江隧道,采用公铁合一的方式建设。隧道内,下面走地铁,上面走汽车。

线路起自澳门路,以隧道下穿解放大道三阳路高架后沿三阳路行至江边下穿长江后接入秦园路,在下穿友谊大道后接地,道路主线隧道全长4650m。

地铁7号线越江隧道有左右两条隧洞,隧洞之间最近的地方只有5米。为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在两条隧洞间会建设联络通道。

据了解,地铁7号线一期越江隧道直径达15.2米,是地铁2号线隧道直径的两倍多,是穿越长江的首条公铁合建隧道。它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公路隧道的排烟道,中间为三阳路公路隧道行车道,下层为地铁7号线行车道及其逃生通道、电缆廊道和排烟道。

此外,三阳路长江隧道盾构直径超过15米,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很有可能遇到上层是砂、下层是坚硬岩石的地质情况,盾构姿态不好控制。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直径比较小,盾构基本在砂层中推进,难度就相对较小。(图均为记者郭良朔 摄)

隧道内,大型机械设备正加紧施工作业。

隧道建设现场,立体架构一目了然。上有隧道行车道,下有地铁行车道。

隧道内,工人们正对行车道进行施工,铺设钢筋。

隧道内,行车道铺设正有序进行。

俯瞰隧道底部,工人正在地铁轨道旁有序施工。

隧道建设现场,公铁合建的结构增加了施工复杂程度。

隧道施工尽头,超大型盾构机正加紧江底盾构。三阳路长江隧道盾构直径超过15米,施工中很有可能遇到上层是砂、下层是坚硬岩石的地质情况,盾构姿态不好控制,难度较大。

【编辑:朱佳琪】


隧道内,工人们正在进行行车道施工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2日讯(记者郭良朔 摄影报道)武汉地铁7号线的越江隧道,采用公铁合一的方式建设。隧道内,下面走地铁,上面走汽车。

线路起自澳门路,以隧道下穿解放大道三阳路高架后沿三阳路行至江边下穿长江后接入秦园路,在下穿友谊大道后接地,道路主线隧道全长4650m。

地铁7号线越江隧道有左右两条隧洞,隧洞之间最近的地方只有5米。为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在两条隧洞间会建设联络通道。

据了解,地铁7号线一期越江隧道直径达15.2米,是地铁2号线隧道直径的两倍多,是穿越长江的首条公铁合建隧道。它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公路隧道的排烟道,中间为三阳路公路隧道行车道,下层为地铁7号线行车道及其逃生通道、电缆廊道和排烟道。

此外,三阳路长江隧道盾构直径超过15米,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很有可能遇到上层是砂、下层是坚硬岩石的地质情况,盾构姿态不好控制。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直径比较小,盾构基本在砂层中推进,难度就相对较小。(图均为记者郭良朔 摄)

隧道内,大型机械设备正加紧施工作业。

隧道建设现场,立体架构一目了然。上有隧道行车道,下有地铁行车道。

隧道内,工人们正对行车道进行施工,铺设钢筋。

隧道内,行车道铺设正有序进行。

俯瞰隧道底部,工人正在地铁轨道旁有序施工。

隧道建设现场,公铁合建的结构增加了施工复杂程度。

隧道施工尽头,超大型盾构机正加紧江底盾构。三阳路长江隧道盾构直径超过15米,施工中很有可能遇到上层是砂、下层是坚硬岩石的地质情况,盾构姿态不好控制,难度较大。

【编辑:朱佳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