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致富“能手”,依靠1997年从事种养殖赚得资产三百万余元,率先迈进小康;他,又是一个带富“高手”,在当村支部书记的十几年里,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成立伟和家庭农场、伟和禽业专业合作社和新农人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使大潭村由昔日的人均收入不足千元,集体经济“零”积累的“空壳村”,一跃发展为人均收入达18100余元、年集体经济达15万元的“富裕村”。
他就是大潭办事处大潭村的党支部书记、家庭农场主、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新农人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伟和。在当地,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李伟和不仅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赞许,更为一方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2005年,年仅35岁的李伟和当选为大潭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怎样当好这个官,怎样服务于群众是他经常自己问自己的问题。到目前他已连任四届,一直严守着规矩,每次村里换届,都是高票当选。特别是在带领群众致富上,他下了不少功夫:村民朱友连家里5口人,住着两间破瓦房,靠种几亩地生活,母亲体弱多病,孩子未成年,生活很困难。朱友连找到李伟和说想买台旋耕机,又没钱,李伟和觉得这是群众需求也需要的,于是亲自给跑贷款、借现金、出主意,一年下来朱友连就把贷款借款还上了还有盈余,第二年盖了新楼房,现在日子过得甜美得很。
村里有名党员,也是退下来的村干部,叫韩世刚,前几年不幸患上胃癌,大部分胃切除,孩子还在上学,失去了经济来源,情绪非常低落。李伟和组织部分党员轮番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并及时帮他争取到各级组织的照顾和支持。在他身体恢复后,安排在自己的的农场做些轻活,二年后,他身体恢复的很好,在李伟和农场负责生产和管理,还承包了邻村土地20亩,自己种植起超甜玉米,年纯收3万元。
上任以来,李伟和一直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他建立村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自己带头和3户贫困户结对,并经常带领班子成员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了解民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16年初,大潭村两名本是亲戚关系的村民外出务工时发生交通事故,其中一方需支付对方3万元的费用作调解,但拿不出钱,眼看亲人将成仇敌,得知情况后,李伟和主动介入,个人拿出3万元钱解燃眉之急,及时化解了一场纠纷。
对于村每年新录取的大学生,李伟和承诺个人出资给予资助,他先后拿出资金近2万元资助了十余名大学生上学,有几名已经毕业的学生利用学到的农业技术知识给村里的养殖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成为村民眼中的“能人”,提到村书记李伟和,他们都亲切喊他一声“李叔”,还表示要不是李叔资助他们上大学,他们就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李伟和每年还拿出2000元免费为村民赠阅报刊书籍,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些什么,也让村民逐渐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村里头打麻将、摸牌的声音渐渐都没了,村风民风都得到极大改善。
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李书记更是周到细致。孤寡老人王先汉由于有慢性疾病,生活非常困难,李伟和多次送去物质和资金看望慰问,老人非常感激,逢人就说:“多亏了李书记的照顾,我现在才能过得这样好!”2012年,在工业园区启动的前期征地工作中,李伟和还主动聘请贫困户参加土地流转工作,为他们提供各种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难题。三年来,李书记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就业岗位达100多个,无偿资助本村及合作社成员资金10余万元,让困难群体得以安心生产生活。
李伟和常说,自己是一个农民,就是要做农民的事,带农民做事,做好农民的领头雁,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我就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