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康鹏
沿东风大道往出城方向走,两边是武汉规模最大的一条经济走廊,汇聚了大量汽车、家电、食品等企业。当前武汉开发区正聚力转型升级,承担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国家使命记者李永刚摄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结合区域特色进行转型升级,探索出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国家使命,是当前要务。
2017年,武汉开发区拼搏赶超、奋发有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关键经济指标名列武汉各区第一,汽车产业产值占到全省三分之一,成为稳住省市经济增长底盘的“稳定器”“压舱石”。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发区如何提高发展质量,继续争当排头兵,领跑省市经济发展,如何按照“十九大”精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新年伊始,武汉市委市政府为武汉开发区确立了“四都”发展新定位: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既结合了现有产业发展特色,又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产业门类更加多元化,发展也更加依赖创新。
当前,武汉开发区正聚力谋划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以“四都”建设为中心,推进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转型、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一车独大”向“多产业支撑”转型、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注重产业发展向建设产城融合新城转型,努力实现“四都鼎立”。
城市发展靠产业拉动,产业是城市的根基和命脉。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朝阳产业,柯达胶片、诺基亚手机就是最好的例证。每一次产业变革,就是一次经济格局的重构。抓住机会,城市、区域就能迅速崛起,形成产业集群;失去机会,则只能坐而叹息。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好产品、好服务的定义在改变,产业在不断迭代。看到未来,才能走到未来。保持充沛的变革精神和旺盛的创造力,才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维持经济长久发展的不熄动力。对于企业,对于城市,均是如此。
滚滚长江东流去,大浪淘沙。不适应时代,就要被时代抛弃;不主动拥抱变革,就要被变革碾压;不锐意创新,就会被新事物淹没。
使命在肩,心潮澎湃。当前,开发区人正以清醒的头脑、时不我待的危机感,鼓足勇气,锐意变革求新,对照世界一流标准,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引入创新要素,打造“人才金字塔”,肯干、会干、快干,勇当省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康鹏)
原标题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四都”》
【编辑 华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