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社区取暖点内暖如春,老人们在这里的时间比在家都多

©原创 2018-01-23 22:03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3日讯(记者史强 通讯员李浩) 23日下午,虽然室外下着小雨,寒风刺骨,但汉阳江堤街汉博佳园社区取暖点内却暖意逼人,40多位老人在这里享受着快乐的生活,他们说,外面再天寒地冻,温暖始终在心头。

老人们在取暖点享受悠闲时光 记者李子云 摄

23日中午1点,当记者冒雨来到社区取暖点时,屋内的人气火爆程度就让人吃惊。近60平米的取暖点内,已经聚集了近40名老人,几桌老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牌。其他老人们也没有闲着的,有的老人正在悠闲地看着电视,有的则是几人聚在一起聊起家长里短,有两位年龄偏大的老人舒服地靠在厚厚椅垫上,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握着水杯,小憩了起来。


取暖点里空调开着,屋内每一处地点都能感受到热风。除了空调和电视等设施外,取暖点里还备好了大桶矿泉水、防寒药物。地面上还铺上了一层地毯,进门处和马桶两侧都安装了钢制扶手,社区工作人员不时进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老人们玩得都非常开心。

“社区服务真是细心、真是好”,93岁的杨春秀老人说。她是早上8点多就让护工送到这里,中午匆匆回家吃个饭,马上又赶回来,“在取暖点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都多”。老人说,自己愿意天天待在这里,除了每天有人陪着说话外,社区在很多细节上都考虑周到,让她很放心。地上装的地垫、厕所里的扶手,这些东西虽不起眼,但充分考虑到了老人们的情况,让大家感到很温暖。

70岁的陈小才也有同感,她说,社区每个细节都想得很体贴,让大家都很感动。特别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时候老人们心疼电费,不愿开空调,但被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坚持打开了空调,“以前是靠儿女养老,现在靠社区‘送暖’,这是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

汉博佳园社区副主任陈丹告诉记者,小区建于2011年,是个还建小区,老人较多。这个取暖点建于2012年,除了纳凉送暖外,平时还是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去年12月16日降温时,取暖点就及时开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过。每天早上8点多开放起,一直到晚上9点关门。

为了服务好社区老人,社区近年来在细节上想了很多办法。为了保暖防滑,社区开始铺设了塑料地垫,去年升级成了地毯;担心老人着凉,社区专门组织商家上门,定制了两套椅垫,夏冬两季轮换;怕老人摔倒,社区特意在马桶边和进门处安装了扶手;担心巡查不及时,社区投资建了一套监控设备,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可以兼顾突发情况……陈丹说,近年来,社区在这些细节改造上投入不菲,但大家都觉得值得,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打造一个最有“温度”的纳凉取暖点,既有空调热风,更有人情似火。

据介绍,元月4日至元月15日,该区118个社区取暖点共开放12天,累计开放17480小时,服务群众27323人,开展上门服务与慰问574人。


【编辑 肖月】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3日讯(记者史强 通讯员李浩) 23日下午,虽然室外下着小雨,寒风刺骨,但汉阳江堤街汉博佳园社区取暖点内却暖意逼人,40多位老人在这里享受着快乐的生活,他们说,外面再天寒地冻,温暖始终在心头。

老人们在取暖点享受悠闲时光 记者李子云 摄

23日中午1点,当记者冒雨来到社区取暖点时,屋内的人气火爆程度就让人吃惊。近60平米的取暖点内,已经聚集了近40名老人,几桌老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牌。其他老人们也没有闲着的,有的老人正在悠闲地看着电视,有的则是几人聚在一起聊起家长里短,有两位年龄偏大的老人舒服地靠在厚厚椅垫上,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握着水杯,小憩了起来。


取暖点里空调开着,屋内每一处地点都能感受到热风。除了空调和电视等设施外,取暖点里还备好了大桶矿泉水、防寒药物。地面上还铺上了一层地毯,进门处和马桶两侧都安装了钢制扶手,社区工作人员不时进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老人们玩得都非常开心。

“社区服务真是细心、真是好”,93岁的杨春秀老人说。她是早上8点多就让护工送到这里,中午匆匆回家吃个饭,马上又赶回来,“在取暖点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都多”。老人说,自己愿意天天待在这里,除了每天有人陪着说话外,社区在很多细节上都考虑周到,让她很放心。地上装的地垫、厕所里的扶手,这些东西虽不起眼,但充分考虑到了老人们的情况,让大家感到很温暖。

70岁的陈小才也有同感,她说,社区每个细节都想得很体贴,让大家都很感动。特别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时候老人们心疼电费,不愿开空调,但被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坚持打开了空调,“以前是靠儿女养老,现在靠社区‘送暖’,这是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

汉博佳园社区副主任陈丹告诉记者,小区建于2011年,是个还建小区,老人较多。这个取暖点建于2012年,除了纳凉送暖外,平时还是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去年12月16日降温时,取暖点就及时开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过。每天早上8点多开放起,一直到晚上9点关门。

为了服务好社区老人,社区近年来在细节上想了很多办法。为了保暖防滑,社区开始铺设了塑料地垫,去年升级成了地毯;担心老人着凉,社区专门组织商家上门,定制了两套椅垫,夏冬两季轮换;怕老人摔倒,社区特意在马桶边和进门处安装了扶手;担心巡查不及时,社区投资建了一套监控设备,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可以兼顾突发情况……陈丹说,近年来,社区在这些细节改造上投入不菲,但大家都觉得值得,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打造一个最有“温度”的纳凉取暖点,既有空调热风,更有人情似火。

据介绍,元月4日至元月15日,该区118个社区取暖点共开放12天,累计开放17480小时,服务群众27323人,开展上门服务与慰问574人。


【编辑 肖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