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家长比孩子更紧张 别样开学礼让家长克服“开学焦虑症”

©原创 2019-08-31 14:08

“周末家长有约”活动现场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31日讯(见习记者胡萍 通讯员柳青 董畅 杨倩)“我的孩子没上过幼小衔接班,能适应小学吗?”“她认的字足够多了吗?”“她还不会算算术怎么办?”新生入学季 ,面对一年级新生家长的焦虑与疑惑,8月30日晚上7点,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走进龙湖东岸社区家长学校,带来一场以“周末家长有约·别样的开学礼”为主题的沙龙交流会,通过分享交流,让家长们克服“开学焦虑症”,来自社区的20多位新生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严俊分享了她的女儿一年级时写过的三篇日记,用自己和孩子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告诉家长们如何与孩子们和谐相处。

汉阳区人才中心副主任,担任多年小学校长的禹妮也分享了她的育儿经——“严”、“宽”、“细”、“粗”、“舍”、“得”。禹妮告诉家长,教育孩子在行为上要严,思想上要宽,生活上要细,管理上要粗,要舍得花时间陪孩子。“没有必要要求我们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的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人比较!”    

面对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孩子有无必要上幼小衔接?”两位老师认为要因人而异,不强迫孩子上培训班,可以自己教孩子学习。“孩子太热情,不管学校男孩女孩她都喜欢抱他们,正常吗?”老师说在这个年龄阶段这是很正常的,要告诉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成为他的好朋友也可以拥抱,但是不能触碰底线,要学会保护隐私。“我的孩子每天总有很多奇怪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家长跟不上他的神思路,怎么办?”老师说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有巨大的潜力,千万要保护好。

分享环节过后,家长们填写了社区准备的调查问卷,写出了对后期开展此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

活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很多家长表示时间太短,意犹未尽,“这么好的活动对我们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听了老师们的分享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不少家长希望社区以后每周都能组织这样的活动。

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龙湖东岸社区辖区的共驻共建单位,此次活动是履行“双进双服务”职责,也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探索。《周末家长有约》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个系列的活动,会持续开展下去,接下来,会有青少年情绪引导、父亲的陪伴价值、从共情开始的接纳等专题沙龙。

社区负责人说沙龙交流活动运用社工理论中的亲职教育方式,提高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能力,拉近了青少年家长与孩子间的和谐关系,对促进社会青少年家庭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编辑  肖月】

“周末家长有约”活动现场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31日讯(见习记者胡萍 通讯员柳青 董畅 杨倩)“我的孩子没上过幼小衔接班,能适应小学吗?”“她认的字足够多了吗?”“她还不会算算术怎么办?”新生入学季 ,面对一年级新生家长的焦虑与疑惑,8月30日晚上7点,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走进龙湖东岸社区家长学校,带来一场以“周末家长有约·别样的开学礼”为主题的沙龙交流会,通过分享交流,让家长们克服“开学焦虑症”,来自社区的20多位新生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严俊分享了她的女儿一年级时写过的三篇日记,用自己和孩子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告诉家长们如何与孩子们和谐相处。

汉阳区人才中心副主任,担任多年小学校长的禹妮也分享了她的育儿经——“严”、“宽”、“细”、“粗”、“舍”、“得”。禹妮告诉家长,教育孩子在行为上要严,思想上要宽,生活上要细,管理上要粗,要舍得花时间陪孩子。“没有必要要求我们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的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人比较!”    

面对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孩子有无必要上幼小衔接?”两位老师认为要因人而异,不强迫孩子上培训班,可以自己教孩子学习。“孩子太热情,不管学校男孩女孩她都喜欢抱他们,正常吗?”老师说在这个年龄阶段这是很正常的,要告诉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成为他的好朋友也可以拥抱,但是不能触碰底线,要学会保护隐私。“我的孩子每天总有很多奇怪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家长跟不上他的神思路,怎么办?”老师说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有巨大的潜力,千万要保护好。

分享环节过后,家长们填写了社区准备的调查问卷,写出了对后期开展此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

活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很多家长表示时间太短,意犹未尽,“这么好的活动对我们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听了老师们的分享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不少家长希望社区以后每周都能组织这样的活动。

汉阳区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龙湖东岸社区辖区的共驻共建单位,此次活动是履行“双进双服务”职责,也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探索。《周末家长有约》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个系列的活动,会持续开展下去,接下来,会有青少年情绪引导、父亲的陪伴价值、从共情开始的接纳等专题沙龙。

社区负责人说沙龙交流活动运用社工理论中的亲职教育方式,提高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能力,拉近了青少年家长与孩子间的和谐关系,对促进社会青少年家庭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编辑  肖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