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吕惠)“中国有上千万的房颤患者,但超六成不自知,而欧美90%的房颤病人都通过抗凝药物获得了有效治疗”,19日,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房颤中心建设启动仪式上,副院长苏晞教授呼吁加快我国房颤规范化治疗建设,将房颤疾病治疗控制在上游阶段。
仅需30秒 就可完成房颤的初步筛查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在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病率高达15%到20%,但由于病症不明显或具有阵发性,不易发现。房颤易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的身体残疾,会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甚至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房颤发病率已超千万,但管理治疗却严重不足。
苏晞教授介绍,中国的房颤治疗水平是国际上认可的,但管理水平却严重滞后。房颤中心的建立不同于胸痛中心强调快速打通血管快速治疗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升级。亚心医院率先在华中地区建立房颤中心,就是为了搭建区域管理框架,指导基层医院关注房颤疾病管理,加大房颤知识的科普力度。
苏晞教授指出,当家人出现心慌,或者脉搏不规则的跳动就应该引起注意。房颤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通过抗凝药物的治疗从而避免病情恶化。与房颤发病后治疗费用的高昂相反,仅30秒就可以完成房颤的初步筛查,亚心医院大厅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可通过快速房颤筛查仪进行免费检测。在加快房颤中心建设的同时,亚心医院还会将快速房颤筛查仪免费安装到地铁、公园等公共场所,方便市民进行自查自测,共同推动房颤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