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岸区荣获2017年度全国市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原创 2018-01-17 22:24

近日,江岸区被中国地震局评为2017年度全国市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被省地震局评为2017年度湖北市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江岸区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2017年,江岸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积极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在省地震局和市民防办的指导下先后完成5·12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地震应急避难疏散场所建设,防震减灾示范社区、防空防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区级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等各项任务,震害防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为建设“创新活力城区、幸福美丽江岸”创造了更加安全的防震减灾环境。


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


在《江岸区人防和地震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全区21个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16个街道和141个社区预案修订工作,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救援队模拟救援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加强防震减灾设施建设


针对当前学校防空防震体验式教学不足的情况,投资760多万元在武汉市实验初级中学启动地震科普馆建设項目,科普馆面积900多平方米,建成后将面向学生开放,借助防空、防震、灾害模拟系统,让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互动,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和学会自救互救技能,目前科普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正进行设备安装。投资2万余元在石桥游园修建了地震宏观观测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宣传和了解地震知识的平台。在百步亭管委会一楼大厅内建成一套地震信息播报宣传终端,实现地震信息24小时滚动播放。此外,分别在长春街小学、百步亭社区、石桥游园修建了疏散、避难场所,目前全区共建成地震应急疏散场所11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个,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余人。


普及防震减灾宣传


通过举办地震应急知识讲座、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建立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在“5.12”防震减灾宣传周中,多方走访沟通,动员各街道在其主要广场车站设置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点,开展防震减灾文艺汇演,组织地震知识宣传达16次,受益群众50000余人。组织全区16个街道、141个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开展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专题培训。组织全区68所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了学生防空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完成2017武汉市区级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江岸站)工作,进一步唤起了近万名学生和居民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专业救援队演练破拆救治伤员


积极开展示范创建


为拓宽创建覆盖面,经过实地考察,与社区、学校多次沟通,认真选点。江岸区后湖街东方社区、金桥社区,百步亭社区,长春街小学等,先后完成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江岸区后湖街道东方社区获得国家安全示范社区称号、后湖街道金桥社区获得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百步亭社区获得武汉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称号、长春街小学获得武汉市防空防灾科普示范学校称号。


撰文:陈俞 祝丽芳 宋绍华 赵立

近日,江岸区被中国地震局评为2017年度全国市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被省地震局评为2017年度湖北市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江岸区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2017年,江岸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积极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在省地震局和市民防办的指导下先后完成5·12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地震应急避难疏散场所建设,防震减灾示范社区、防空防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区级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等各项任务,震害防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为建设“创新活力城区、幸福美丽江岸”创造了更加安全的防震减灾环境。


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


在《江岸区人防和地震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全区21个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16个街道和141个社区预案修订工作,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救援队模拟救援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加强防震减灾设施建设


针对当前学校防空防震体验式教学不足的情况,投资760多万元在武汉市实验初级中学启动地震科普馆建设項目,科普馆面积900多平方米,建成后将面向学生开放,借助防空、防震、灾害模拟系统,让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互动,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和学会自救互救技能,目前科普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正进行设备安装。投资2万余元在石桥游园修建了地震宏观观测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宣传和了解地震知识的平台。在百步亭管委会一楼大厅内建成一套地震信息播报宣传终端,实现地震信息24小时滚动播放。此外,分别在长春街小学、百步亭社区、石桥游园修建了疏散、避难场所,目前全区共建成地震应急疏散场所11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个,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余人。


普及防震减灾宣传


通过举办地震应急知识讲座、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建立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在“5.12”防震减灾宣传周中,多方走访沟通,动员各街道在其主要广场车站设置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点,开展防震减灾文艺汇演,组织地震知识宣传达16次,受益群众50000余人。组织全区16个街道、141个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开展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专题培训。组织全区68所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了学生防空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完成2017武汉市区级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江岸站)工作,进一步唤起了近万名学生和居民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专业救援队演练破拆救治伤员


积极开展示范创建


为拓宽创建覆盖面,经过实地考察,与社区、学校多次沟通,认真选点。江岸区后湖街东方社区、金桥社区,百步亭社区,长春街小学等,先后完成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江岸区后湖街道东方社区获得国家安全示范社区称号、后湖街道金桥社区获得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百步亭社区获得武汉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称号、长春街小学获得武汉市防空防灾科普示范学校称号。


撰文:陈俞 祝丽芳 宋绍华 赵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