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当年950克早产宝宝满3岁啦,父母带他回“娘家”看看

2019-06-18 17:32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8日讯 “小13爷回来啦!”18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新生儿科,一个虎头虎脑小男孩成了宠儿,所有医生护士都争着抱抱他,大家都记得,他是医院近年来几个小早产儿里周数最小体重最轻的早产儿,孕28周出生,体重仅950克,他也是经历波折最多的一个宝宝。

3岁啦

新生儿科郭黎医生还记得,3年前的6月8日,这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仅7个月的小宝宝“着急”突然降临,出生后因为太小不能自主呼吸,在产房第一时间进行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抢救,随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个孕28周,体重950g的超低体重儿让全部的人心都提了起来。因为各系统都发育不成熟,接下来面临的体温管理、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每一关都像一座大山必须格外小心。

因为他住13床,所以大家都叫他13爷,希望他像个爷们一样坚强。小13入院后,科室主任李群副主任医师专门成立了他的专业医疗团队,中途因为经历了肺出血,病情极不稳定,值班的医生、护士就一直守在他的身边,一守就是一整天,随时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以便在出现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抢救。很幸运,在医护人员努力及宝宝顽强的生命力的支持下,小13的身体一点点进步和长大,挺过了一关又一关,因为新生儿科是隔离式病房,家属不能进入,小13的每一点进步都被医护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然后每天给同样关心又悬着一颗心的家属看。至今护士长邬慧明的手机里,还存着小13当年住院期间的视频和照片。

满月

小13的爸爸说,儿子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那一个月,他每天都从家里送母乳来医院,通过医护发的视频和图片“看看”儿子。在最绝望的时候,医生们鼓励他们全家不要放弃,小13仿佛也感受到这股力量非常坚强,和医生护士一道闯过了诸多难关,在接近30天的治疗与护理下,病情终于转危为安,体重也顺利地增长至1.61kg,生命体征平稳。

没想到3年过去了,当年的早产儿小13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家长还记得曾经的那样一群给了宝宝健康希望的人。“俗话说3岁是个坎儿,我们孩子这个坎算是迈过去了,很感激一路照顾我们的医生和护士们。”在家过完3岁生日后,全家人商量决定,要去医院感谢当初陪伴他度过最初最艰难时光的医生和护士们。(记者伍伟 通讯员李菡 樊颖)

【编辑:叶子】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8日讯 “小13爷回来啦!”18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新生儿科,一个虎头虎脑小男孩成了宠儿,所有医生护士都争着抱抱他,大家都记得,他是医院近年来几个小早产儿里周数最小体重最轻的早产儿,孕28周出生,体重仅950克,他也是经历波折最多的一个宝宝。

3岁啦

新生儿科郭黎医生还记得,3年前的6月8日,这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仅7个月的小宝宝“着急”突然降临,出生后因为太小不能自主呼吸,在产房第一时间进行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抢救,随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个孕28周,体重950g的超低体重儿让全部的人心都提了起来。因为各系统都发育不成熟,接下来面临的体温管理、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每一关都像一座大山必须格外小心。

因为他住13床,所以大家都叫他13爷,希望他像个爷们一样坚强。小13入院后,科室主任李群副主任医师专门成立了他的专业医疗团队,中途因为经历了肺出血,病情极不稳定,值班的医生、护士就一直守在他的身边,一守就是一整天,随时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以便在出现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抢救。很幸运,在医护人员努力及宝宝顽强的生命力的支持下,小13的身体一点点进步和长大,挺过了一关又一关,因为新生儿科是隔离式病房,家属不能进入,小13的每一点进步都被医护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然后每天给同样关心又悬着一颗心的家属看。至今护士长邬慧明的手机里,还存着小13当年住院期间的视频和照片。

满月

小13的爸爸说,儿子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那一个月,他每天都从家里送母乳来医院,通过医护发的视频和图片“看看”儿子。在最绝望的时候,医生们鼓励他们全家不要放弃,小13仿佛也感受到这股力量非常坚强,和医生护士一道闯过了诸多难关,在接近30天的治疗与护理下,病情终于转危为安,体重也顺利地增长至1.61kg,生命体征平稳。

没想到3年过去了,当年的早产儿小13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家长还记得曾经的那样一群给了宝宝健康希望的人。“俗话说3岁是个坎儿,我们孩子这个坎算是迈过去了,很感激一路照顾我们的医生和护士们。”在家过完3岁生日后,全家人商量决定,要去医院感谢当初陪伴他度过最初最艰难时光的医生和护士们。(记者伍伟 通讯员李菡 樊颖)

【编辑:叶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