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3日讯 满头白发,白眉毛、白胡须,形象酷似卡尔·马克思,13日,在世界集邮展览现场,德国集邮爱好者Bodo A.v.Kutzleben背着旅行包,拖着行李箱穿梭在各大展区,立即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作为卡尔·马克思的崇拜者和忠实粉丝,他坚持40多年从德国及世界各地收藏珍贵邮票,攒下500多枚马克思纪念邮票、200多枚毛泽东肖像邮票。
冯·库茨莱本在邮展上寻找马克思主题的邮票。记者 苗剑 摄
白胡子老头酷似马克思
市民邮迷争相与他合影
走进B6展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邮票展现场,Bodo A.v.Kutzlebe一眼就认出我国1953年发行的马克思诞生135周年纪念肖像邮票,以及1958年发行的马克思诞生140周年纪念邮票、共产党宣言发表110周年纪念邮票,看见马克思、恩格斯肖像,《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版封面等画面印上邮票,他站在跟前凝视良久。
在B4展区知音湖北馆,Bodo A.v.Kutzlebe驻足在精美的编钟前,饶有兴趣地拿起小锤敲打编钟,当美妙的乐声响起,他忍不住连连赞叹:太有趣了!站在曾侯乙尊盘跟前,他凑上前仔细端详。
看到Bodo A.v.Kutzlebe的身影,现场观展市民、集邮爱好者纷纷上前,将这位像马克思的老头团团围住,请他在各种明信片、信封、邮票上签名,争相与他合影留念,虽然语言不通,但他来者不拒,还给大家赠送他心爱的邮票、信封,同时不忘用简单的汉语跟大家说谢谢。“感觉就像回家了。”他高兴地说道。
“马克思是我的祖父。”Bodo A.v.Kutzlebe跟大家开玩笑道。他说,这么多年,自己总是留着自然的长发和胡子,年轻的时候是黑发、黑须,现在就变成了白发、白胡子。“我这辈子都没刮过胡子。”
69岁的Bodo A.v.Kutzleben告诉记者,他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当地人都说,我就是法兰克福的马克思。”
2018年,德国媒体《法兰克福新报》曾以《他的资本论:他看起来像马克思》为新闻标题,专题报道他的事迹。报道中,他站在法兰克福证券中心门前,拿着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拍下照片。报道称,Bodo A.v.Kutzleben不仅长得像马克思,他很快就要站在舞台上扮演马克思了。有些人扮演马克思需要化妆,但是他完全不需要。因为他的头发和浓密的胡子都是白色的,一切都是真的。
Bodo A.v.Kutzleben称,不论是在国内的法兰克福、柏林,还是在国外,特别是在亚洲,他经常被要求拍照合影,“因为我让他们想起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
他透露,由于独特的发型和胡须,他还经常在当地做志愿者,扮演圣诞老人,穿上红袍,戴上小红帽,给孩子们表演,很受欢迎。
独自坐飞机首次来中国
现场购买价值万元邮票
10日,世界邮展开幕前一天,Bodo A.v.Kutzleben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法兰克福直飞成都,再转机来到武汉,参加本次世界邮展。他从网上查到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在湖北武汉举办,就只身一人带着心爱的邮票赶来了。
Bodo A.v.Kutzleben称,这是他第三次来亚洲,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到武汉。展览期间,他每天乘坐地铁4号线,再转乘6号线来到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逛展。
这次来武汉参加世界邮展,他现场购买了《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首发纪念邮票等价值一万多元的邮票。这么多年,他参加过在德国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科隆,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米兰、奥地利维也纳、韩国、南非约翰内斯堡、澳大利亚悉尼等国家和城市举办的大大小小的集邮展览。
“武汉这座城市很漂亮,马路两边都是林立的高楼,市民很友好,工作人员很热情,感觉非常好。”说起首次来武汉参展的感受,Bodo A.v.Kutzleben赞不绝口。他说,今后不论还有没有集邮展览,他都会常来武汉。
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
40年攒下500多枚马克思邮票
早在40多年前,Bodo A.v.Kutzleben便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开始迷上集邮,特别喜欢收集卡尔·马克思、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邮票。其间,不少邮迷和朋友收集到马克思相关的邮票,还主动联系他,登门给他送邮票,相互交换。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5年发行,纪念第六次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记者 苗剑 摄
这次来武汉参加世界邮展,Bodo A.v.Kutzleben带来了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纪念邮票12套,有关毛泽东的纪念邮票20套,还在行李箱里装了1000套其他种类的德国邮票,与世界各国集邮爱好者交流。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8年发行,纪念马克思诞辰150周年。 记者 苗剑 摄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71年发行,纪念卡尔·马克思纪念碑建成。 记者 苗剑 摄
2019年6月13日,德国集邮爱好者Bodo A.V. Kutzleben收藏的马克思邮票。记者 苗剑 摄
说话间,他从旅行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集邮册,里面珍藏了195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行的不同面值的马克思主题邮票,既有马克思的肖像邮票,也有和恩格斯的合影邮票,还有工人运动的场景邮票。翻开一本集邮小红书,他向记者展示各种不同面值的马克思纪念邮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3年发行,纪念马克思逝世70周年。记者 苗剑 摄
从1978年开始,Bodo A.v.Kutzleben40多年间攒下500多枚马克思主题邮票,这些邮票分别来自德国、匈牙利、俄罗斯、中国等国家。2018年,适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德国发行一套马克思纪念邮票,他从集邮市场一次买下50多枚各种马克思邮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4年发行,纪念建国15周年。记者 苗剑 摄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Bodo A.v.Kutzleben开始从收藏家、零售商持续购买毛泽东肖像邮票,他收集的第一套毛泽东邮票于1953年在德国发行,收藏至今也有40多年了。“左边肖像邮票用来贴明信片,中间肖像邮票用来寄信,右边肖像邮票用于国际邮寄。”他指着3枚邮票解释道。记者看到,在一封从德国寄往美国明尼苏达的信封上,正好贴着毛泽东肖像的纪念邮票,上面的邮戳清晰可见。如今,他收藏的毛泽东纪念邮票也达到200多枚。
“这些邮票都是我珍藏多年的宝贝。”他高兴地说道。
出身德国贵族家庭
建筑设计师业余爱好集邮
Bodo A.v.Kutzleben的名字有点不寻常,就像他的胡子一样特立独行。1950年,他出生在德国一个贵族家庭,Kutzleben这个姓氏家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姓广为人知的原因。”Bodo A.v.Kutzleben说,在法兰克福,因为自己的名字和酷似马克思的长相,他早已习惯于引人注目,成为当地的明星。“当他们看到我时,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说马克思来了。”
Bodo A.v.Kutzleben告诉记者,父亲是一位邮票收藏家。他16岁就开始工作,退休前,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业余时间他喜欢旅行和集邮。如今,受此影响,他也成为德国的一名集邮收藏家,在当地一个集邮协会任主席,这个协会距今已有一百年历史。他每月都会在法兰克福的一个餐馆跟会员、邮迷聚会。虽然集邮只是一个业余爱好,但家人都非常支持他。
3次参观马克思故居
1968年,18岁的Bodo A.v.Kutzleben开始对卡尔·马克思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德国的一次学生运动中,马克思这个人物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说,自己曾3次专程到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参观卡尔·马克思故居,在那里还碰到不少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前来瞻仰。在他的印象中,马克思居住的房子不大,现在变成了博物馆。
在Bodo A.v.Kutzleben眼中,卡尔·马克思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领袖和代言人。“当时的马克思家里很穷,他的好朋友恩格斯经常资助他,协助他起草《共产党宣言》。”他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战争、贫穷,人们四处流亡,看到这一现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发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本家作斗争,为工人阶级、劳动人民争取合法权益。
“马克思是我的精神坐标和榜样。”Bodo A.v.Kutzleben激动地说,作为马克思的崇拜者和忠实粉丝,40多年来,他一直追随着马克思的脚步,持续收藏有关马克思的纪念邮票,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深切缅怀这位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思想家。(记者谭德磊 范婷婷 实习生柴亚娟)
(感谢翻译 :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志愿者高政 林姿)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