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荆门支队奔袭完成后特战队员迅速卸下背囊进行快速射击 陈泽林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3日讯(通讯员马芙蓉 许志敏 杨垒) 13日凌晨5时,随着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还在睡梦中的武警湖北省总队荆门支队特战队员,迅速全副武装,携带武器和装备器材,3分钟内集合完毕。刚从炊事员岗位加入到特战极限训练的队员崔彦宇也在队列中待命。
此次“魔鬼周”突出“战斗力”这个重点,训练模式实战化、训练科目超强度,后勤保障人员也纳入参训,像炊事员崔彦宇这样的队员,在其他参训队伍也同样存在。
“部队迅速机动至2公里外某山区”,随着该支队指挥员周石生的命令下达。负重30公斤的特战队员迅即展开武装奔袭,必须在11分30秒内到达射击训练场地,并且在30秒内完成对隐显目标靶的射击。
图为特战队员正在2公里武装奔袭途中。 杨垒 摄
“当兵8年,像这样的高强度训练还是第一次参加,通过这两天的训练,感觉还是有点吃不消,那就更需要给自己‘做功课’,相信可以战胜自己一定坚持到最后。”崔彦宇看着自己全中的射击目标靶坚定地说道。
射击是制胜敌人的关键,这要求特战队员必须要做到无论在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都要必须一击必中,才能得以在实战中制胜敌人。据悉,在这7天的极限训练中,复杂情况下的射击训练每天都会随机上演,全方位考验特战队员的“打仗能力”。
链接 》》》
“惊险24小时”
看武警鄂州支队特战队员的极限“魔鬼周”
长江日报融媒体13日讯滴滴滴……凌晨4时30分,一阵急促的哨音划破长空。正在睡梦中的武警鄂州支队特战队员迅速按照预先号令,全副武装开启了一天的极限魔鬼训练。
武警鄂州支队在突破前行。
此次魔鬼周训练,支队采取轨道运输和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向训练区域开进,按照每天一小仗、行军有情况、沿途有科目、到位既战斗、定点练战术的要求。
武警鄂州支队反恐实战。
人员负重不少于30公斤,每天不少于18小时小时训练,其中夜间训练不少于6个小时,并且组织一次24小时昼夜连续作业。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采取战术与指挥穿插配当、体能与技能嵌入融合、心理与意志渗透结合的方法,重点对特战队员体能耐受能力、战术协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先后完成了长途行军、武装奔袭、按图行进、山地越野、夜间掏窝斩首、抗暴晒据枪、蒙眼条件下的武器分解结合、攀岩索降、坡地冲刺、坡地推车等30多个训练课目。(文图:通讯员陈剑锋 邹青青 李杨 胡国梁)
【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