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波光粼粼,湖鸥在空中翱翔,湖中栽种的挺水植物绽放出黄色、粉色的小花。两岸种植的路易斯安娜紫鸢,还有黄菖蒲,都开了花,形成一道道风景线。今年5月,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三角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三角湖水质由劣五类变为五类。湖水水质变好了,成群的野鸭、白鹭、湖鸥又都飞回来了。
三角湖治理成为当前武汉开发区湖泊治理工作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样本。
据了解,武汉开发区境内湖泊众多,26个湖泊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2017年11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全区26个湖泊中,水质为劣五类湖泊有16个,五类水质湖泊有4个,水环境不容乐观,湖泊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湖泊是武汉开发区最宝贵的资源,必须尽快启动26个湖泊的治理工作,化水患为水利造福于民”,武汉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8月,武汉开发区正式打响湖泊治污攻坚战,投资57亿元,全面启动全区26个湖泊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治水必须先控源截污。武汉开发区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联动执法,对湖泊周边错接混排、乱排乱放的单位等进行整改,对违规排放污水的小企业、小作坊进行整治。加快取缔湖泊渔业养殖、湖岸种菜等活动,保证湖泊岸线清洁。
同时,按照“一湖一策”的要求,对全区重点湖泊实施治理。采用“控源减污、基础生物改善、生态修复和重建、优化群落结构”等技术措施对湖泊水生态进行修复。通过实施调水、湿地修复、人工湿地、水生系统净化、生态浮床等措施,使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开展景观绿化、绿道及附属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体景观功能。
经过半年多的有效治理,区内重点湖泊治理已经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牛海湖、桂子湖治理已完工,今年3月水质取样检测显示已达到地表四类水质标准;北太子湖治理基本完成,水质取样检测现已达到五类水质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四类水质标准;万家湖已经完成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工程,湖泊面积扩大一倍,从800亩增加到1579亩,经过治理目前已消除污染水体。
据悉,年内,全区26个湖泊将基本完成截污及清淤工作,朝着消除劣五类目标推进;2020年,这些湖泊将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湖泊水质得到全面提升。
【编辑:彭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