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警官学院讲师、博士 刘启航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制度优势。这一制度优势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国形成巨大声势。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手段接续发力,如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区划的划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
中国道路在人类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它体现为绿色发展的深刻革命。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无不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发展经济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吞噬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之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劣势,导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取得同等成就要比发达国家付出高几倍环境污染的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15位跃升到第2位。今天的中国已经悄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背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形成了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斗号令。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制度优势。这一制度优势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国形成巨大声势。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手段接续发力,如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区划的划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展中国家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当在环境问题并不凸显的发展阶段就充分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环境保护问题,而当前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妥善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守护了绿水蓝天。
【编辑 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