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日讯(记者蔡燕秋 通讯员叶向东)“‘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1月2日,解放公园开展2022年第一节水杉绘本科普课,来自悠贝亲子图书馆的盼盼老师以绘本《世界的一天》内容为载体,带领小学生们深度了解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课后还与小朋友们一起通过打年糕的方式,迎接甜蜜新年。
盼盼老师给小朋友讲绘本故事。记者蔡燕秋 摄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盼盼老师介绍,其中的时之元,指的就是元旦时节的美食。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南朝便有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五辛盘等习俗。发展至今,最热门的元旦食品要数年糕,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吉祥的寓意,软糯的口感,受到无数人的欢迎与喜爱。
小朋友们分组体验打年糕。记者蔡燕秋 摄
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想品尝美味的年糕。互动环节,盼盼老师将事先准备的糯米饭、年糕杖、小石臼等材料分发给小朋友,大家既兴奋又好奇,一个个有序地戴着手套,轮流翻滚石桶内的年糕,并喊着口号不停敲打年糕,现场氛围十分温馨。
小朋友们品尝年糕。记者蔡燕秋 摄
足足打了15分钟的年糕后,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品尝着“幸福的果实”。今年9岁的黄心怡特别将打好的年糕喂给自己的妈妈吃,一家人脸上洋溢着欢乐。她感叹道,这个新年也太甜了!“打年糕是个力气活,大家一起敲打着,既有新年的欣喜,同时也酝酿了幸福的味道。”黄心怡的家长说。
【编辑:张文辉】